称B型为复广级。
在中国海军多年的发展计划中,造舰计划始终是根据海军战略以及技术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而这也就造成了中国海军内部发展建造的船只型号有些繁杂,比如航空母舰上就可以看出来,有平直甲板的青山级航空母舰,也有斜甲板的青山级航空母舰,然后还有大型装甲航空母舰天山级,再过来还有超级航空母舰九连山级以及华山级,然后同时也还有从倾斜甲板版本的青山级改进而来的五台山级。
如果说航空母舰的发展还有脉络可循的话,那么驱逐舰上就更繁杂了,中国海军这些年发展的驱逐舰中,从1937年开始,首批是自安级,追求高速、大火力以及雷击能力。而在1939年的时候发展了自梅级,不再追求高航速以及雷击能力,而是追求极限的防空火力,并首次采用四寸口径的全自动装填火炮。但是在1940年的时候,又从自梅级中改进并发展了自桂级,这一次放弃了四寸火炮,回到了装备五寸火炮的年代。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中国海军在尝试了四寸的全自动防空炮后,发现对空姓能虽然足够了,但是反舰姓能实在太差,再加上二战爆发后各国驱逐舰清一色的120毫米或者五寸舰炮,这让自梅级的四寸舰炮显得逊色了很多。
中国海军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自家最新的驱逐舰在炮战的时候打不过其他国家的驱逐舰的,所以改进发展了自桂级驱逐舰,作为新一代的通用驱逐舰使用。而原有的自梅级驱逐舰则是大多作为防空驱逐舰来使用,主要配属给航空母舰战斗群执行防空任务。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于此同时还在自梅级的基础上发展了另外一快高速驱逐舰自梅级B型,算的上第一代自安级的后继者了,弱化了火力等,但是强化了航速,使得最高速度达到了三十七节之多,并配属了最先进的电子设备,比如对海搜索雷达,对空搜索雷达,作为前卫侦查驱逐舰使用。这一款的驱逐舰并不多
这样算下来,在这几年里中国大量建造的驱逐舰中,就有了四个型号之多,包括自安级、自梅级、自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