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修炼体系为主,其他为辅的道路,以曹丕古文的修养,在刘浩进入三国之前,他已经有了举人文位,作为一个十四岁年纪的曹丕而言,算得上是一个不出世的天才。
说起来,老曹家曹操连带他几个儿子,都是聪颖之辈,曹操本身的文学修养就十分高明,曹植若非被曹丕给咔嚓了,光诗词歌赋的成就就不会低到哪去。
曹丕呢,算是越张大,越阴比的代表,为了权力,各种算计,心思转到当皇帝去了,自然不可能留下什么千古名篇,但不代表他在儒道修行没有天赋,至少在刘浩看来,曹丕儒道修行一直持续下去,成圣或许有些难,但踏入大儒还是没问题的。
一旦踏入大儒,曹丕又在三国世界推行地球的政治理念的话,成圣还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以曹丕现在的修行,缎体之类的,也没有放弃,都已经进入军营,这方面就是想放弃也不可能,环境的影响,也会迫使他成为一个战士。
本着既然已经成为曹丕的老师,刘浩自然要对曹丕负责,这一次,他没有带曹丕重返三国,也是为了让曹丕更多的熟悉地球知识,同时也让曹丕在现代军营之中学习军队的现代化,也为他日后的成长铺路。
三国世界,九月金秋,曹操这会正和刘备大打出手。
新野,刘备未能得到诸葛亮,庞统果然接替了诸葛亮的位置,成为刘备的头牌军师,帮着刘备逃离新野,只不过这一次,刘备没有能像历史那边携带大量的百姓逃离。
曹孟德如今太清楚人口的重要性,战争已经成为他的次要选择,一看到刘备携带新野人口逃离,第一个想法,就是将这些人口截留下来,哪怕这些人口恨他曹操也无所谓。
曹操不怕别人恨他,在他想来,大不了将这些人看大包给刘浩,一股脑的送到辽东去,这样一来,既能让他得到大面积的土地,又能偿还赊欠刘浩的金钱,一举两得。
辽东,刘浩再次返回,高丽句已经成为历史,贾诩和诸葛亮比他想象的还要牛叉,祖沃国也不成国,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