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当傻子,她还以为自己工厂的账目只有自己知道呢。岂不知,这些人稍微在钱庄银行一打听,就知道美华有没有在盈利了。
幸亏那批烧碱是在开店之前无人注意的时候拿出来的,要是搁到现在再拿,那绝对跟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显眼。可是这批烧碱也不够使用半年了,必须找出替代方案才行。不然,没了烧碱,工厂就没米下锅,难以为继。
顾敏小心地把这个问题撇过去,“潘掌柜有所不知,美华做的可不是独门生意。香胰工厂虽然在咱大清还没有,可是在西洋,这样的工厂还有不少,更何况,我打听到在东洋,日本,已经引进了许多家这样的工厂。机械设备都从西洋引进,省了不少人力不说,还降低了成本,他们早晚要进军中国市场。”
这些情报当然是章道长打听的,话说做情报员这事儿,没什么比六识敏感,可比千里眼顺风耳的章道长更合适的了。没过多长时间,日本在天津的情报部门就被他摸得七七八八。
“机器,机器,机器!这些洋人就是可恶。什么事都用机器替代了,让工人们怎么活?得有多少人饿死呀?顾小姐,你放心,从今以后我们家杂货店卖出的香胰利润,我一律捐出五成给美华旗下的孤儿院,也算我为灾民尽点心。”和清末大多数人一样,潘掌柜提起机器就气的不行。
“潘掌柜的心意,我替那些孤儿领了。不过捐钱这事儿,暂时还不到那地步。我其实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既可以抵御洋货入侵,又可以多养些灾民。”顾敏说。
“还有这么好的办法?”潘掌柜一脸不相信,活了大半辈子了,就没听说过什么办法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话说到这儿,杨老爷子不情愿地哼唧了一声:“办法小姐不是说了吗?公开秘方啊!”
潘掌柜:“啊……”
这是什么鬼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