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5无选择性编辑
暗示是潜意识对外界任何现象(包括听到、看到的一切)以及任何显意识行为(也就是思考)的认同、接收和储存。暗示不具有分辨力,无论有没有反对的声音存在,暗示都会产生效果。权威的暗示会出现良好的暗示效果,但没有任何权威性的暗示(从你在街上看到的陌生的面孔到异端邪说等)仍然会产生暗示效果。权威性与暗示效果的好坏有关系,与暗示的有无无关。
6应用编辑
简述在临床中,心理暗示可以用来辅助治疗疾病,甚至单独用来治疗疾病。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常采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手段(语言、手势、表情、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含蓄间接地对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引导来访者顺从咨询者的意见,从而达到某种咨询目的即心理暗示的使用。
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仅靠心理暗示并不能治愈身体上的疾病,但是其辅助效果往往非常惊人。下面这个例子是仅靠心理暗示治愈疾病的例子,但是,该案例中的疾病并非身体疾病。如一位妇女因丈夫突然在车祸中死亡,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悲痛得双目失明。但经医生检查,眼睛的结构没有病变,诊断为心理性失明。用许多方法都没治好。后来进行催眠治疗,催眠师暗示她视力已经恢复,对她说:“我数五个数,数到第五个时,你醒来就能看见东西了”。催眠师很慢地数一二三四五,果真数到五的时候,病人醒来,发现自己的视力已完全恢复。
《圣经·新约》中有耶稣让瞎子重见光明,让跛子立刻能走,让死者(假死状态)复活的记录,如果真有耶稣此人,那他也应当是个心理学高手,擅长做心理暗示,并熟知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可以带来的实际效果。
非法滥用仅靠心理暗示能够获得某些惊人的效果,所以,经常被人滥用,尤其是在中国,被用来蒙骗消费者甚至全国人民的情况特别多。比如中国的神医现象,神棍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