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嫡策 > 第一百四十章 后事 下

第一百四十章 后事 下(6 / 7)

方皇后看上去心情极好的样子,温声叮嘱欢宜:“...过犹不及,让你母妃做好该做的便也可以了,等过了应邑长公主的大殓礼,常先生的课业也要提上台面了,不仅要学女四书,更要学老六老二他们学的东西,学得不比他们多,粗略学学就好。女儿家还是该懂些政史大局,否则往后出了岔子,悔之晚矣啊...”

行昭手交叠在膝上,规规矩矩地将头乖乖埋下。

欢宜却猛地一抬头,所以这是在暗示,应邑长公主是不顾大局与国体,才得到了暴毙而亡的教训吗?方皇后的神色如常,眸光柔和却气势十足,欢宜赶紧低下头,她不太敢看这个嫡母了。

一国之母,六宫之主,稳稳地当了几十年,从来没卷入过什么是非,说话也不会像别的妃嫔女人一样藏得犹抱琵琶半遮面,可却就是让人不得不深思其中意味,欢宜余光里瞥见了面容恬静的行昭,陡然发觉如今小娘子行事言谈的套路好像与方皇后如出一辙。

大约是跟好人学好人?

第二日一大清晨,应邑的谥号就下来了。

大周以前的公主除非是有卓绝功勋或是盛宠加身才能有谥号,比如大唐的平阳昭公主,安定思公主,前者是因为巾帼不让须眉,后者则是因为武后与高宗的怜爱与怀念,可到了大周朝,愿意给女眷更多的荣宠了,可也只是表面的荣耀,并没有一丝半分实质性的奖赏,想一想也对,多赏几个字又不是多赏几座城池当封邑,谁又会吝惜呢?

比如行昭这个担着县主名头的空架子,再比如铺天盖地的公主,皇后的谥号。

“应邑安公主”

这是昨儿夜里皇帝与太后达成的共识吧?

安,安分,安定,亦是安抚。

行昭低着头认真地绣着手上还没完成的那个芙蓉碧水纹香囊,耳畔边听见方皇后那头衣料窸窸窣窣的声音,轻轻一抬头,便与之对视着笑眯了眼。

顾太后不可能将自己牵扯进去,贺琰已经进入了皇帝视线,顾太后只需要哭着闹着,含糊其

最新小说: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替嫁太子妃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东宫娇妾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