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时,以他言蔽之。
“家在永州?父亲在朝廷里做官吗?往前可曾见过太后娘娘?在家排行第几啊?定京城的菜式是吃得惯还是吃不惯?”
一连串的话儿没多大意义,方皇后可不是个喜欢听家长里短的女人。
“回皇后娘娘,家在永州,父亲在县里头做一个小吏,主家都在定京城里,算起来嫔妾家父与顾佥事的父亲是出了五服的弟兄家中还有一兄一弟,所以街坊们都唤嫔妾叫做元娘。”
小顾氏将最后一个问题草草略过,“嫔妾尚在病中。司膳房送来的饭菜也都以清淡为主,嫔位心里十分感激。”
并没有说吃得惯吃不惯。
说吃得惯便是托大。主子娘娘们吃的也都是这些菜式,你一个小小和嫔上哪里来说吃得惯,说吃不惯更是栽进了坑里。
宫中女人们的言语机锋你来我往的,明枪易挡,暗箭难防,方皇后的咄咄逼人叫行昭看在眼里却是竖盾自保,你进我退,我进你退,饼只有那么小一块儿,谁咬了一口,别人都面临饿死的处境。
行昭微不可见地抖了抖。
“元娘啊...”方皇后笑一笑,顿了一顿,让小顾氏喝茶,“...往后可不能再叫元娘了,跟着进宫的丫鬟口中的称谓也该改一改了,元这个字儿在宫里是不能乱用的,进了宫你就既不是你家的元娘,也不是顾家的小娘子,你是要为天家添枝加叶的贵人了。”
小顾氏面色一喜,适时地红上一红,余光再瞥见安安静静坐在对面的行昭,晓得今日之话应当是到此为止了。
搭着椅背,颦颦袅袅起了身,又颦颦袅袅地深屈了屈膝,又求皇后:“嫔妾得蒙天恩,有幸入宫选侍左右,嫔妾心头既惶恐又欣喜。奈何嫔妾长在乡野之间,虽是在宫中已有几旬,可身子不争气,缠绵病榻许久,宫中的规矩虽有嬷嬷教导,可难免有所疏忽...”
伊人软语,轻柔得像拨弄盛夏温暖的水面。
方皇后笑一笑,云袖一挥,让小顾氏先回宫去。
第二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