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子不大舒坦,在西屋歇着那。”周氏就道。
“……是病症,要不要紧?三奶奶思念亲娘,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来时我们老吩咐,要和老太爷和老太太商量,能不能请亲家太太去县城住些天,陪陪我们三奶奶。”孙大娘就道。
“她也不是啥大病症……”周氏沉吟着,朝连老爷子看了一眼,“你跟花儿说,她娘没事,让她别操心,好好养身子,替宋家开枝散叶。”
“照说你们老开口,我们不该驳回。”连老爷子咳嗽了一声,接上了话茬,“我们庄户人家,也讲究个礼节。出嫁从夫,花儿嫁进宋家,就是宋家的,就该照着做的规矩来。宋家不会缺人伺候她。可没有闺女嫁出门,还一辈子把她娘带身边的。这事不合适。”
“跟你们老说,花儿已经是宋家的人,该啥规矩就啥规矩。花儿又啥不对的,该说就说,该罚就罚,我们连家没二话。”最后,连老爷子又对孙大娘道。
“老太爷说的有道理,就是我这,不好交代的。”孙大娘为难地道。
“爹,要不,就叫她娘去县城看看花儿,看看就。”连守仁就道。
连老爷子磕了磕烟袋锅,扫了连守仁一眼。
连守仁立刻就低下了头。
屋子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僵硬。
“那……”孙大娘看看连守仁,又看看连老爷子。
“就照我的话说。”连老爷子道。
这次,连守仁没敢再。
“这样啊,那没法子,我就把老太爷的话照实说吧。”孙大娘只好道,又问,“……我能不能看看亲家太太?”
周氏想了想,就让连秀儿去叫了古氏来陪孙大娘。古氏跟着连秀儿,几次想要和孙大娘单独,都被周氏给岔开了,因此只能不咸不淡地说些家常。周氏又叫了蒋氏、赵氏、何氏几个张罗着做饭,要留孙大娘吃饭。
连蔓儿手里拿着木匣从东屋里出来,木匣里是几只绢花,是沈老特意吩咐,送给她和连枝儿的。
原来孙大娘来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