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连守信和张氏还忌惮着老金的出身,两家来往并不太密切,但在村里,也算的上是交好的人家。
老金来说话,连守信比对别人,就多了几分热情。
张氏、连蔓儿和小七也跟着连守信走到了地头,连蔓儿和小七还提了水桶,给小黄牛饮水。家里多了两匹健壮的大青骡,但是小七还是最心疼他的小黄牛。如今过了一年,小黄牛已经从少年牛长成了小青年牛。
“就那些地,都交给他们兄弟几个带着人折腾,我和我老儿没事逛逛。”老金就摆了摆手,笑道,“种麦,这个好。我往南边去过,那种麦的地方,和咱这也差不离。咱这地种麦,还真行。”
“就是这祖祖辈辈,没人想起来种。老四兄弟,你这又成了头一份了。”老金哈哈大笑道,“这麦种,是哪踅摸来的?”
“他们娘儿几个不是去了趟太仓,就是从太仓买回来的。”连守信答道。
“好,好。这麦种,咱这周围还真买不着。现在想种,是不赶趟了。”老金就道,似乎颇为遗憾。
“等过年吧,看我们种的咋样。我们这要种好了,那咱这周围的地,就都能种。”连守信道。
“老四兄弟,你这人敞亮,心眼好。”老金就道。
他们两个说着话,就有别人过来,也跟着打听。
这年代,教育并不普及,因此人们的思维相对单一,很多都是依靠惯性。但是一旦有人开了头,那么跟随效仿的人就会很多。
麦和谷一样,比较难打理。但还是有很多人家种了谷。而麦,磨了面就是细粮,留着自家吃,能改善生活,要拿到市场去卖,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连蔓儿可以预见得到,等今年大家看到她家收获金黄的麦穗,磨出喷香的小麦面,取得了收益。那么明年,肯定会有很多人要开始种麦。
又可以考卖麦种赚一笔了,连蔓儿握拳。
喜宝左右瞧了瞧,就走到连蔓儿和小七身边来。他故意在连蔓儿面前来回走了两回,连蔓儿只是拿刷给小黄牛刷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