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翻一番。而且,那些东西肯定没有这里的好。何况,大家都知道,县城的东西比镇上的要贵。
“蒋掌柜的账,怎么可能错。”张氏就笑道。
“…···要卖给别人,自然不是这个价。”连蔓儿就道,“可这是咱们自家买,铺子里只要不亏,难道还真能赚咱们自家的钱。”
“是这个道理。”张氏就道。
给张采云挑的这几样东西,蒋掌柜给算的都是买入的价钱,当然不能跟卖出的价钱相比。
李氏和张王氏也没有过多的推让,还是连蔓儿的那句话,铺子里不亏钱,也不会赚她们这个钱。
在连记百货铺子里挑好了东西,一行人又出来,到了县城最大的首饰铺子。张采云有李氏和张王氏给攒下的老首饰,这是打算再打两件时兴的首饰。
张氏对此并没有干涉,只是等她们选好了,又让掌柜的拿出几套头面的样子来给张采云挑。
“…···我和采云她大姑父都商量好了,打算给采云打一套头面做添妆……”张氏笑着道。
庄户人家的女子,有整套头面的极少。但如今连蔓儿家过的好了,一套头面于她们并不艰难。张氏作为姑妈有此心意,李氏和张王氏自然不会阻拦。
“你大姑给的,你挑自己稀罕的吧。”李氏和张王氏就都对张采云道。
张采云自然兴高采烈,让连蔓儿和连枝儿帮她选了一套。
一大家子在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又请了裁缝过来,按着最时兴的式样给张采云将衣裳裁好了。下晌的时候,一行人才离开县城,回了三十里营子。
车子进了跨院,张氏等人就先回屋去了,五郎和连蔓儿看着人从车上往下卸货。这次进城,不只帮张采云置办嫁妆,还有连枝儿,以及家里要用的一些东西,林林总总的,很是不少。小七在书房听见他们回来了,就和鲁先生告了假,过来凑热闹。看东西搬的差不多了,五郎就拿了给鲁先生买的东西,带着小七先回书房去了。
连蔓儿走在最后,正看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