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玉就让连枝儿也上炕坐,她在炕下忙前忙后地,和小丫头小梅一起,在炕上摆了小炕桌,又端了几样精细的果子和心来,让张氏和连枝儿一起吃。
等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吴家玉就借口说要去前面帮着照应,留下了丫头小梅,她自往前院去了。
这是特意留出空来,让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母女们可以自在地说话。
连枝儿做事极小心,处处为婆婆和小姑着想,而吴王氏和吴家玉何尝不也是体贴、周到,极会做人那。
“……过日子,就是要两好并一好,你敬着我,我敬着你,这日子才能过的和和气气的。”张氏感慨道。
张氏和连蔓儿今天出门,带了丫头小喜和小庆,因此也不用小梅在这伺候,将她打发去前院,去听吴王氏和吴家玉的吩咐做事。
“……觉得怎么样,害酸了没?”之后,张氏就问连枝儿道。
“没有。”连枝儿答道,“娘,我为啥啥感觉都没有。”
“你这估计还是没到时候。”张氏想了想,就道,“我记得我刚怀了你的时候,也是这样。那时候在老宅,我当时也年轻,自己不懂,你奶也不管,更别说请郎中了。……两个多月,下地干活,头重脚轻的差摔了,缓过来照样干活。后来还是你姥来给送刚下来的杏,知道我两三个月没来葵水,又问了些别的,这才知道是怀了你。”
“看你这手法,是随我,一开始啥感觉也没有。得再过些日子。”张氏看了看连枝儿,又说道。
“娘,你那时候可真苦。”连枝儿就往张氏身边挨了挨,轻声说道。
连枝儿生性腼腆,也不大爱说话,因此感情就不外露,也不怎么表达。如今,
也许是因为出嫁了,怀了身孕。让她更能理解张氏,因此与张氏的关系好像更加亲近了,母女两个在一处,话也多了。
“都过来了,”张氏叹气。“你们都过的好,我这心里就没啥缺憾了。”
当初的张氏的处境和如今的连枝儿是没法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