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钱,比大人上班赚得都多,何乐而不为之?
中间刘宾和姚京提出过异议,他俩认为韩泽林既然不干了,我们就没必要夜晚跑到环境瘆人的杨树坡去,只在村边儿上那些偏僻荒凉的地方下夹子就行了,没必要非得跑到那么远、那么瘆的地方。
包括陈金在内,兄弟们都觉得有理,是这么回事儿。
唯独我不同意,坚决要求去杨树坡,因为那里黄狼子多,把握大……等等原因吧,我也忘了我都是怎么劝的了,反正我那时候能说会道,就把他们给说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陈金带头同意,大家也就都同意了——谁他-妈也别想分家,东西是大家伙儿共有的,全都是一根绳子上拴的蚂蚱,你想跳到另一根儿绳上,在你起跳之前,得想好了后面是不是有人用砖头砸你。
嗯嗯,就是这样。
其实吧,去哪里捉黄狼子并不重要,关键问题是,我要去太岁庙,必须去。因为郭老汉说了,他最近一些日子晚上就住太岁庙啊!
奶奶-的,那么多事儿得去问他呢。
好吧,我承认,有时候我自私得有些过分。
说起来,那时候家里的长辈们还是挺支持我们这帮人的,毕竟能赚钱了嘛。
所以我们那天晚上去杨树坡下夹子的时候,因为带的东西多了,家里大人们竟然把自行车给我们这帮年轻人用。乖乖……您肯定想不到,那个时候自行车在普通的农村家庭里那是个啥概念,这么说吧,当时全村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里,根本就没有自行车,买不起,那是奢侈品。
在那个年代,结婚娶媳妇儿,人家女方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结婚的时候买辆自行车。这您该明白自行车当时有多贵重了吧?
不说废话了。
话说那一夜月朗星稀,田野间白雪皑皑,万籁俱静。
我们一行人推着四辆大二八自行车,驮着黄狼子夹等一应物事,杀奔向杨树坡。
前一夜的大雪将杨树坡下太岁庙前的战斗痕迹覆盖得严严实实,放眼处皆是一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