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五代龙腾 > 第十三章 名臣良将心中藏

第十三章 名臣良将心中藏(1 / 4)

? 道教起源于春秋之时乃是华夏本土传承的宗教,佛教则是汉朝时方才从天竺开始传入,不过从发展上来看后者却要胜过前者,信徒亦是众多。到了南朝更是愈演愈烈,梁武帝本身就是个佛学知识极为精湛之人,历代帝王皆是大兴土木建造寺院,故才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美丽诗句,到了后世历经千年风和无情战火很多古迹已然不见踪迹,不过李从嘉身在南唐还是体会到那一份诗情画意的,而据史书记载李煜对佛学也很感兴趣并在治下大力推广。

在现在的李从嘉看来其实李煜更应该倾向于道教,因为唐高祖李渊可是自称老子后人,而李璟更能追溯家谱到唐代亲王。恐怕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与两教的宗旨有关,佛家教人修来生,怎么说都还有美好的蓝图与未来,而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都无欲无求了还有什么信仰?再言佛教传入中土之后是逐渐与华夏原本的儒家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上很多名士亦是佛学高人便很能说明问题,李煜亦是之一。

反之那些方外高人也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地位,高到了便是皇帝皇后也要尊敬的地步,比如说李从嘉身上那块九龙玉佩就是锺皇后请栖霞寺主持圆通大师为其加持的。因此在燕王李景遂的座上出现一个道士虽然惹人注目但也不至于太过出奇,都是李家后人嘛。

待得李景遂一一介绍李从嘉才知道此人名为李平,一时间便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却是想不起在何处见过,而接下来的三人让他立刻来了兴趣,其中两人为兄弟,兄长名为徐铉,弟名徐锴,皆是一副文士打扮,徐铉现正赋闲在家而徐锴则官至中书散人左仆射。

以李从嘉对南唐史的了解徐氏兄弟二人皆是后主李煜有名的文臣,尤其是徐铉,多次代表南唐出使北宋,且史载最后后主之死与他的告密有着很大的关系,想到这里李从嘉也忽然想起了那个道士李平是谁?正因为李煜后悔杀李平与另一大臣的言语被徐铉告知赵光义才有了后来的赐死,此人在政治改革与土地改革方面颇有见地。

如此看来徐铉

最新小说: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穿越战国成白起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探花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大唐昏君 战国之军师崛起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