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璟召集重臣的养心殿之会原本是为了商议出兵伐楚之事,却因为辽国使节的一则军情改变了原本的议题,不得不说威国公宋齐丘的分析称得上是丝丝入扣,有理有据,更有具体的执行策略。使得原本就心有此意的李璟已然彻底倒向了出兵,虽经兵部尚书韩熙载几番劝阻亦难改此心,当堂按照宋齐丘的战略议定让燕敬权率军五千出濠州驻扎封镇,一旦后周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起兵大唐便可发兵策应!
敌国内乱,趁时而动,借力打力,渔翁得利!宋齐丘为李璟谋划的前景美如画卷,但李从嘉却知道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燕敬权的出兵必将以大唐的失败而收场。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知道历史的走向,更是自己经过缜密思考得出的结论!应该说这一刻他的眼光成长了。
有那么一刻李从嘉自己都要为宋齐丘全面细致的分析所折服,出兵淮北的理论看上去的确无懈可击,让他灵光一现的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当然是先知,假如真如宋齐丘所言大唐怎么会败呢?其二就是兵部尚书韩熙载的坚决态度,身为饱学之士,韩熙载的言辞并不激烈且较为含蓄,但其核心的含义李从嘉已经听出来了,宋齐丘的侃侃而谈忽略了兵家之事两个重要的方面,一可曰查敌,二可曰知己!
形势的有利与否是要看对方统帅的能力的,官渡之战假如袁绍的对手不是曹操,或者赤壁之战曹操的对手不是周瑜,那么历史的走向很可能就会改变!而如今大唐要面对的是后周太祖郭威,对于此人李从嘉的了解不多,隐约记得的一些评价却都是与他的军事能力有关,韩熙载的言语之中对此也颇为推崇,认为慕容彦绝不是他的对手!另外一句话他没有直接说出口,濠州镇将燕敬权亦非其敌手。
“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这是韩熙载对燕将军评价,身为直接上司如此评价怕算是最低了,假如不是被宋齐丘李景达逼急了估计韩熙载肯定不会这样直接。李从嘉已经不用再想了,大唐的兵败多半会与燕敬权的指挥有直接的关系,说不定连宋齐丘的战略燕将军也未必会执行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