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这一点还不行,如果庞炳勋等不到张自忠,也会是失败结局。”李宗仁调拨来的两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他认为为数不多足以胜任的干练部队。
可是,世事总是很奇妙,不经意间的安排。却让战斗致胜的关键点发生了稍微偏移。
……
日第11军通过强大的情报网络。很快就掌握到张自忠部的动向,冈村宁次以为,张自忠的59军最快也要3天时间,才能从峄县赶到支援庞炳勋的40军,所以并没有以绝对优势的火力将弹尽援绝的庞炳勋部彻底消灭,反而以逸待劳地等待张自忠部驰援反击。
这无疑是冈村宁次大胆而过分自信的表现,他相信张自忠的59军就算跑断腿,也不可能及时赶到成为救援军。反而会成为送上门来的“找死军”。
可中**人的骨气,最终让冈村宁次失策。张自忠率领59军日夜急行军,日夜兼程,充分发挥出吃苦耐劳与豪气干云的西北军特质,可能除了新一团具备这种不间断驰援的耐力外,再无那支部队可以做到这一点。
张自忠部奇迹般在一日一夜之内,就出现在没有预备状况下的日军面前。
这一突然变故,使得张自忠的第59军有如从天而降般地猛攻第6师团和第13师团侧翼,彻底打乱了日第11军因自认为守株待兔、以逸待劳的部署准备,庞炳勋第40军将士更是用命地从阵地反击。
日军绝对没有想到中**队竟然会进行这种内外夹攻的拼命打法,这正是印证了“占我河山,辱我同胞,血债血偿,誓死抵抗”的中**人的决心。
因此,第6师团、第13师团侧翼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造成日军第11军主力部队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作战,只有先撤退回莒县以困守待援。
惨烈战斗的战场上,留下无数的日寇死尸,溃退的日军都来不及清理这些,足见其当时仓皇后撤是多么的无奈。
北面战线已成定局,计划要与日第11军会师的矶谷师团,显得孤立无援,进不可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