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战役之后,第五战区全线向后撤退,以老河口为核心与敌人摆开阵势,由于先前大小规模战役,尤其是台儿庄战役中,李宗仁从战略角度出发,调遣第五战区各集团军及军团,合围歼灭了近三万的鬼子,使得上日寇派驻第五战区的华中派遣部队兵力上受到重创,这不仅仅让日寇“三个月拿下徐州”的豪言壮语不攻自破,还打乱了日寇全线连续深入内陆的进攻节奏。
但现阶段国民政府的综合实力,还无法支持起战术上的胜利,诸多防线都不得不放弃城郭,堂而皇之冠以战略转移的名号。
当然,如此大规模的战略转移,自然也会有一些鱼龙混杂、不战而退的**军官,这归咎于军阀思维遗留下来的弊病,那就是,保全自身实力才能东山再起的观点。
而与第83军换防的新教导总队,恪守黄埔精神,与敌人誓死斡旋,是整个第五战区打的最惨烈的部队之一,但这并不能怪桂永清的指挥不当,因为当时他并没有下达死守到底的错误命令。
“什么?钧座,你是不是开玩笑!”何晓峰被陈诚赞扬还没过几日,就从邓光龙那里得到一噩耗。
“这是真的,起初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相信。”邓光龙一副惋惜、悲痛的表情,虽然他和桂永清交集不深,但南京一战使得他对桂永清也是钦佩有加,所谓英雄相惜,自然有着一份独特的军人情感。
“这……”何晓峰脑海中回想起许多与桂永清谈话的片段。男人的直觉告诉他,这不是真的。“不可能,我还是不相信。一定是信息有误。”
“唉……”邓光龙知道劝说无效,只能让何晓峰钻着牛角尖,也许过些日子就会想明白。
“钧座,我能不能请几天假?”从未请过假的何晓峰,首次提出这个要求,让邓光龙都有些惊讶。
“请假?过些时候,马上就有行动了。”邓光龙有些为难,何晓峰算的上他麾下一名能征善战的猛将,要是到时候任务下达下来。少了他,那战斗力岂不是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