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智勇双全,而是安全第一保护孩子,东躲西藏,甚至为了自保杀死打算反抗外星人的同类。这才是真实的人性。绝望的时候,人性便暴露无遗,科里亚那一段及其经典。所以,我们期待半天,刘天华也没有当上英雄。不过确实做了回称职的老爸。呀,期待现时中的刘天华也不在自大自我欣赏,就做个谨小慎微负责任的吴天麟也没什么不好。
我们已经知道,科幻不是一种时尚,一种流行文化,它是一种现代科技社会的深厚传统。那么。它又是怎样一个传统呢?让我们溯历史而上,看一看科幻的源头吧。
蒸汽机催生了一个工业时代,也催生了科幻这个新品种。现代科幻的历史正萌芽于十九世纪初。当时,从欧盟到北美,一系列作家创作了有科幻色彩的小说。后来,世界科幻界公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为开山之作。围绕着这部小说,有两点需要大家注意。其一,作者是一个二十岁的女子。如果她生活在今年的华国,这样一位女作者可能会去创作校园、言情小说,甚至去搞“身体写作”,而不会去写一部科技含量十足的作品。《弗兰表斯坦》绝不仅仅只有象征意义,“frankenstein”这个词在西方已经成了专有名词,形容那些因为不负责任而释放出“魔鬼力量”,并被反嗜的人。而笔者收集到的本书最新电影改编版,拍摄于九十年代。作品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其二,它形成于一个独特的氛围:一群年轻的英国文人:拜伦、雪莱等人,受当时工业革命的巨大冲击,对科技进步产生了无限憧憬。两个诗人甚至亲自去作科学实验,试图发现宇宙奥秘。作为雪莱的情人,玛丽深受影响,而流诸于笔端。这是科技与人文精神的极好结合。与冷淡、怀疑甚至敌视科技进步的人者相比,科幻作家从一开始就很另类。
第一个让世界读者真正知道什么叫科幻的作家,当然非凡尔纳莫属。有趣的是,笔者不知从多少篇介绍他的文章里看到这样的误报:凡尔纳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错,他不仅不是职业科学家,甚至没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