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之外,好久都没有遇到这样的好苗子了,将来必定成为北洋一系的支柱啊,实在是不枉张毅如此称赞于他。
前些日子,李鸿章就接到了张毅的电报,在电报里对徐怀瑾大加赞誉,将他奉为朝鲜诸将中的第一干才,前程远大,乃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酌请李鸿章委任他驻守烟台的炮台,指挥陆军与日本海军的作战。
李鸿章深谈之下,即刻委任徐怀瑾为烟台炮台守备将军,率领当地清军驻守威海卫炮台,为了一探虚实,李鸿章亲自接见了徐怀瑾,还有了上面的一番长谈,两个人长谈数个小时之久,徐怀瑾在自己对中日之战的看法全盘托出,既有张毅的教导,又有自己的见解,精彩之极。
李鸿章送走了徐怀瑾,目光怅然,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己真的老了,如果不是有这几个年轻人,自己未必能够沉得住此次中日之战,连同上次在朝鲜的清日之争,皆是袁世凯一己之力,平复了大乱,年轻人的能量不容小视啊。
看看自己,也要尽快准备一下,尽快赶赴威海卫指挥战斗了,天津卫虽然坐镇中枢,但是,战场瞬息万变,自己远在数百里、上千里之外,只怕难以完全掌控的住,幸好威海卫也有自己铺设的电报线,往来倒是方便。
正在李鸿章满腹心事的时候,盛宣怀从外面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说道:“大人,京城电报。老佛爷与皇上召你进京,协商德国公使团来京庆寿事宜。”
李鸿章心中一惊,心中略略有些不满,如此关键时刻,大战在即,老佛爷与皇上填的哪门子乱,自己麻烦事情还不够多吗,就是一个小小的公使团来大清访问庆寿,也值得召自己进京会商?那眼下即将到来的大战如何处置?
盛宣怀阴阴一笑,说道:“大人,现在中日战事不明,你正好借机脱身,如果一旦战事不谐,正好你不也有了借口吗?现在前往威海卫,一旦出现差池,大人您可就没有了退路了!”
李鸿章猛然警醒,沉声道:“准备一下,明日中午,我们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