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金军接到林浩天的调令之前,司马长仁就已经接到木王刘基让他班师回都的调令,而且调令中措词严厉,完全不给司马长仁回旋的余地,好像他要是故意不肯回都,刘基就能把他活录生吞似的。
对这样的口气,司马长仁的心里不爽到了极点,而且战事打到现在,哪是他想走就能走得了的?赤军又不是木头,一旦他离开北上,难道赤军不会随后追杀吗?
赤国骑兵,向来骁勇善战,而且战术多变诡异,神鬼莫测。己方将士是即跑不过人家,在平地上又打不过人家,若是放弃天险的城防,己方大军就等于是在自寻死路,刘基的调令在司马长仁眼中,完全是个愚蠢至极的笑话。
司马长仁接到调令之后,差点当场就做出回绝,但冷静一考虑,还是算了,如果做出回绝,太驳大王的面子,自己不听也就是了。
所以,刘基的调令是比林浩天调令先到的,而司马长仁也没有按令行事。
其实,只要刘基在调令中说明都城目前岌岌可危的形势,即便言语焦急恶劣了一点,司马长仁也能理解,而且也会第一时间赶回去,哪怕是麾下的将士们都死光了,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也得赶回都城去救援。可刘基偏偏没有在调令中写明这些,很简单,这是出于君主的面子,他是大王,他的命令就是王令,司马长仁身为木国的臣子,必须得无条件的服从,他无须向自己的臣子做出过多的解释和赘述。
刘基这么做并没有错,司马长仁的做法也不能说是错的,有错的是他二人之间长久以来的不信任以及种种的矛盾。
当司马长仁发现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汇合北上,绕到自己背后的时候。他也就明白了,金军是怕自己回都,所以先行北上去封堵自己的。由于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驻扎在距离月门关较远的地方,并未截断月门关的补给,只是隔断其归都之路。
对于金军的做法,司马长仁十分不解。金军为何要堵截自己北上,难道他们那么有信心能和赤军联手全歼自己麾下的这数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