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施怀没杀李威,但抵御金军的统帅还是要选的,李威是肯定用不了了,大将军尹良能力不足,而金虎又是以骁勇善战见长,统兵打仗外行,到底选何人为帅,施怀是真发愁了。
就是在这种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施怀也没敢提出来自己御驾亲征,以身作则,与金军决一死战。这,可能就是他和林浩天最大的不同之处!
众臣商议来商议去,最后还真想到一个人,赤国的中将军,号平叛将军的徐放。
徐放是赤国的老将,老头子已是年近六十,虽说他也一直担任赤军的统帅,但他主管的是水军,而非陆军。
赤国东部临海,海盗、匪寇横行,加又不时有小股的番邦海军入侵掠夺,所以一直都不太平,在施怀的父亲施铁为赤王时,东部的东海郡还发生了郡首被番邦买通,起兵造反,宣布自立为国的情况。当时施铁正是拜徐放为帅,率领水军讨伐,一举击败了东海郡的叛逆,由此他也得到了平叛将军的封号。
东海郡之乱被平定后,徐放就在那里驻扎下来,即担任水军主帅,又兼任东海郡郡首,一直到现在。
现在,赤国情况危急,把徐放这位远在东海郡的水军主帅都想到了,可见也确实是无人可用了。其实就连施怀也在嘀咕,让徐放打水战绝对没问题,但打陆战,他能行吗?
尹良、张涛、张荣等人的解释是,水陆之战虽有不同,但原理相通,既然徐放能把水军指挥得如火纯青。那么到陆地指挥也肯定可以。
最终,施怀还是接受了尹良等人的说法,当即传给东海郡,急调徐放回都。
赤国的这位东部水军统帅徐放,就这样被施怀召回镇江,然后又封他为将军。赐平北将军号,并拜他为三军统帅,点兵三十万,去往皓皖郡,与那里的赤国中央军兵合一处,与入侵泽平郡的金军决一死战。
其实尹良、张涛等人说得也没错,水军、陆军兵理相通,会打水战的,回到陆地也差不到哪去。别看徐放一把年岁。但雄心可不小,欣然接受了施怀的任命,他还把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