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泛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
民谚讲“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都属于河套。包括银川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分属宁夏、内蒙古、陕西。黄河在这里先沿着贺兰山向北,再由于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形,故称“河套”。当然了,在当时还没有河套这一说法。
以前,主要是匈奴人在这里活动。秦统一之后,派蒙恬率30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徙谪戍以充之”,但泰祚短促,秦末天下大乱,移民皆返还家乡,河套复为匈奴所有。后来汉武帝反击匈奴,占领河套。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粮饷运输极为困难,于是西汉作出开发河套的重大决策,并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曾设立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和西河郡的河西部分,统属朔方刺史部。
王莽时与匈奴关系紧张,河套复被匈奴重新占领,于是边民又流入内郡。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采取收缩政策,西、北边郡多被放弃,大批大批的汉人又迁了回来。随后匈奴发生内讧,南匈奴单于归附,自始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大部分良田又变成了牧场,只有一少部分汉人豪强地主留在这里耕种少部分土地,且大多都供应给匈奴人,西汉时期建立起来的城池也大都荒废。
南匈奴反汉攻打并州之际,这些豪强地主不是迁回内地,就是投奔了南匈奴叛军,朝廷在河套之地设立的官员更是被屠杀殆尽。随后马超率西凉军征讨南匈奴,“三光政策”之下,匈奴人数锐减,汉人豪强不是被消灭就是逃走,导致大片大片汉人豪强地主所耕种土地也空了出来,甚至还没来得及秋收。马超自然不想浪费这些肥沃的土地,故此才主动请求剿灭黑山贼,其目的就是想让这些流民到河套屯田。
本来马超还想大肆开放河套,让这片后世西北产粮大区重复西汉时期的辉煌。但经过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