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金鳞开 > 四七三 人说太子铁骑来 二

四七三 人说太子铁骑来 二(3 / 8)

停在天津等他,全国百姓也都仰着脖子看他,崇祯只好硬着头皮回beijing,接下这份儿子给他带来的殊荣,也是洗去耻辱的唯一机会。

随行的百官却都十分高兴,恨不得坐船前往天津。不过大海对他们而言仍旧具有无比的威能,尤其十七年京官外逃,在天津发生海难,沉了七十余船,死者不计其数,更是让他们位置惊恐。

如今的陆路倒是通畅安全,经过大乱之后,北地百姓人心思安,只求吃饱饭。东宫派驻的各地行政官员或许不如国变之前的官员有文采,有些县份里的书吏甚至连字都认不全,然而工作效率却比之前的官员高出不少。

李遇知做了多年的吏部尚书,临近退休终于混上了首辅。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挂名首辅的时候,他却在睁着浑浊的双眼,将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两千年来,为官者只有大义,没有纲领,百姓得遇一个好官,三生庆幸。碰到贪官污吏,倒霉三年。如今东宫以天赐之才,将如何为官、要做些什么,考核什么,说得清清楚楚,就算是资质种下之辈,略加传授,也能照本宣科,逐项对照,使民生大安。”李遇知缓缓口述,让门下学生书写成文。

过了八十岁之后,李遇知的眼睛就越发显得珍惜,平ri书信都由学生、孙辈代笔。这封信正是送往南京旧友手中,让他们推荐门下资质寻常者考女丁科,选派入官,而不要去挤科举的独木桥。

相比科举那种满天下取三四百人的竞争型考试,文化水平考试和各种职业考试就显得简单而且人xing。再不是优中选优的纠结,而是量才而用,这无疑让绝大多数读过书,未读得jing的人有了一条入仕的途径。

眼看着曾经看不起的人都成为了知府、参政,谁能不眼红大明最让人仰慕的是进士么

不!是官身!

进士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进士官的上升通道更为通畅,而且能够直达位极人臣的梦想。如果天家选士的方式偏向于国子监、女丁科,那么受到重视的科目自然转向了监

最新小说: 东宫娇妾 南城亡事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替嫁太子妃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城南政北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