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温度。然后再以干麻布将附着在羊毛上的水珠擦拭干净,这样一来,羊毛干的就比较快一点了。
羊毛经过水洗之后,即便是晾干以后,也大都是板结在一起的。需要用梳子进行反复梳理,才能使羊毛变得蓬松起来。
经过这一系列的繁杂工序之后,羊毛就变得洁白,柔软,蓬松起来,而且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异味了,可以拿来纺成线了。
在张然的指导下,织室技艺精湛的织工们,将梳理好的羊毛搓拧成细毛线,加捻放在纺车上,同时摇动纺车...在纺轮的缓缓转动中,一团团洁白蓬松的很快就变成一根长长的细毛线。
汉代的纺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而将羊毛纺成羊毛线的过程,与纺麻或者纺纱极为相似,其难度甚至比纺纱还要稍微低一些,因为丝线很细,一不小心就容易断裂,而毛线则比较粗一些,相对来说,韧性也比较强一点。
羊毛纺成毛线之后,就可以拿来编织毛呢或者毛衣了,其实毛衣与毛呢所用的原材料都是羊毛线,其区别之在于毛线的粗细以及编织方法的不同而已。
一般来说,毛衣大都采用针织的方法,以纯手工圈套圈的方式编织。这样编织出来的毛衣,质地宽松,富有弹性,适合内衬。
而毛呢大都以梭织的方法编织而成,毛线经纬分明,横竖交错,质地紧密厚实,防风性比较好,适合外穿,有较强的保暖效果。
毛衣与毛呢各有各的好处,按照张然的想法,应该每一种都做一批,这样的话,就可以外穿毛呢,内衬毛衣,既能防风,又能保暖,非常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穿着使用。
不过,在仔细研究了一番之后,张然发现他的想法只能存在于美好的幻想之中,实际操作的话,根本就行不通。
为何会如此呢?那是因为,当下普遍饲养的羊,大都是从北方草原那边引进或者传播过来的。这种绵羊在后世被称为蒙古羊,是一种粗毛绵羊,与后世常见的细毛绵羊有很大的区别。
用粗羊毛纺出来的毛线,自然也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