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人致仕的科举考试。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汉人复兴,清王朝长期实行的是严格的民族隔离政策。他们建立起满洲封禁政策,不允许汉人移住其王朝的所谓“龙兴之地”。清王朝的八旗制度,虽然最初并不是专门为了牵制、防御汉人而设置的,但是在入关之后,却成为了清王朝统治中国、牵制汉人最重要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八旗制度不但一直没有被削弱,反而经过多次的有针对性的改造,而不断得以强化。
八旗中固然也有着所谓的汉军八旗,但是不要忘记了,八旗既是一种政治、军事组织,又是一种生产、生活的组织,八旗组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其中自然类似包括禁止旗人与非旗人之间通婚的等等民族隔绝政策。因此,八旗制度实质上已经具有民族集团的性质,致使很多旗人只知其籍贯为是否在旗,而根本不知其民族为满还是为汉。
对汉族的民族隔绝政策,早在康、雍、乾三代,在蒙古、西藏和新疆的问题上,表现的尤其明显和突出。
蒙古、新疆、西藏陆续进入清王朝的版图,单从“新疆”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来,清王朝认为这是由它带来的新领土。因此,在处理这三个地区最根本的思路上,清王朝是将它们当成是满族的领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领土,故此严格禁止汉人移居其中,并将当地原有的人民,看作是他们满族统治者的属民,而禁止其与汉人间的相互接触,甚至明文规定当地原住民不许学习汉文,严格禁止中华文明在这些地区的传播。
在这些地区,清王朝采用了与统治汉人地区截然不同的政策,他们基本上保留了那里传统的社会制度,给当地原住民以相当大的自治权。清王朝还有意地制造了一种相对汉人,满族与蒙古、藏族、维吾尔族才是一个钢铁政治联盟的印象。两个简单的例子即可以揭示以上的论断。清王朝在颁发给当地官员的关防上,所刻印的只有满文、蒙文、藏文与维吾尔文,而绝对不会刻上汉文。而上述三地权贵在朝见满清皇帝时所走的路线,也要经过皇帝的再三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