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林海丰,显然还是占了下风。令林海丰唯一所值得庆幸的是,即便到了这种时候,杨秀清也并没有提出以表决来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杨秀清其实是太想救下杨辅清和卢贤拔了,尤其是对于卢贤拔,杨秀清对他甚至比起对杨辅清来还要倚重。没有了卢贤拔的杨秀清,简直就像断了一只手臂般的难受。他当然懂得多数压倒少数地概念来制服林海丰的手段,今天虽然到会的人多,但能够有权表决的却只有四个人,刨去含含糊糊的洪仁,只要他强行提出表决,最后的胜利就一定会属于他。不过,杨秀清就是杨秀清,他觉得这样做很不公平。而且还有点儿龌龊。因为郑南不在,而郑南要是在地话,就一定会站在林海丰的一边。所以。他需要的是像林海丰和郑南那样,以理以情去服人,而不是从他们那里强求什么。
有些时候,原则之下的妥协是必须的。为了打消某些人的心存疑虑,林海丰不得不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他以为,杨辅清和卢贤拔的行为都已经严重触犯了天朝的律法,而且还给天朝带来了不应有地损失,因此,对杨辅清。红军三总部应联合组成军事法庭,依律审判。而卢贤拔则交由律政部议罪。在这里,他并没有说“按照共盟会原则必须从严”的尾巴。
于是,洪仁马上明白了,杨辅清也好,卢贤拔也罢,都已经没有了一死之忧。他也就顺势揣着明白使糊涂地去问律政大臣黄玉琨,如果这样的话,杨辅清和卢贤拔该当何罪?
这个问题对于黄玉琨来说。那可是手到拈来地事情,“如果不依照共盟会的严惩条例来处置,杨辅清应该是免去一切本兼各职,同时接受几年必要的劳动改造。而至于卢贤拔嘛……”
说到这里,黄玉琨看了看杨秀清,“如果委员长还是坚持卢贤拔所言大部分都是他的真实意思的话,除去撤职,拘禁数日也就差不多了。”
“这两个人都还要开除出共盟会,永不接纳。”洪秀全有点儿沮丧地狠狠补充着。“共盟会绝不允许有这样的败类存在!”
“要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