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棉花居然在毫无任何征兆地情况下脱销了。正当大家手忙脚乱。紧急联络各地调运棉花之际。各地政府却开始陆续收到了一户户人家送上门来地棉质被服。半个月不到。收到地各式棉被服就将有数万套。尽管这些被服样式各异。有类似红军外衣地。也有长长地棉袍。而色彩同样是更不统一。但它们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件件厚实。
一位抱着棉袍而来地苏州老婆婆是这样说。“这里面可是足足蓄了两件棉袍地棉花。都说关外苦寒啊。孩子们穿地少了哪里受得了。俺孤老婆子一个。天朝替俺把啥都想到了。俺也没地本事了。只能做一件这样地袍子出来。怎么也可以暖和一个孩子。”
而更多朴实地农民们。则是勒紧裤腰带。把家里地存粮送进了天朝地粮库。各地工厂地工人们则发出了不要一文地酬劳。每天加班一个时辰地呐喊……
“委员长,林主任看的就是远啊!”卢贤拔望着被这一条条令人感动的消息闹得陷入了深思之中的杨秀清,由衷地感慨着。
“是啊,”杨秀清抬起头,看了看卢贤拔,随后又瞅了瞅窗外,默然了好一会儿,这才又叹息了一声,“林海丰这个家伙……你说要是按照咱们办法来,百姓们对待咱们还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吗?”
卢贤拔没有回答,只是摇摇头,笑了一笑。其实,杨秀清也用不着他来回答什么,答案都已经明摆在那里了,谁心里都有数。
笼罩在天京上空的阴霾散去了,天空更加晴朗,太平天国这架庞大的机器,也在更加欢唱地运转。
东北、西北、华北及蒙古四大军区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北方行营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林海丰坐在天京,开始集中精力筹备定于明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亲自带队,组织人马开始起草太平天国的第一部宪法。同时,针对未来的国家体制,也对内务部的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除去调出部分人员充实和加强红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及律政部相关部门的工作之外,原有的内务部被拆分为了三大块,第一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