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纷纷逃亡。百姓更是居家迁移。“可畏”之城剩下地。除去奕山这类。再就是“火中取栗”之徒。
对眼皮底下所发生的这一切事情,奕山根本不愁。在他看来,大清在关内败得一塌糊涂,皇上也好,太后也罢,说不上哪天就都得跑回关外来了。他如今可是在为大清操持后路,不叫俄国人满意,将来谁替大清抵挡很有可能会咬着屁股追出关外来的太平赤匪呢。
对岸的旧瑷珲,新任沙皇俄国东部西伯利亚总督契拉科夫将军更不愁。
契拉科夫是那场发生在克里米亚的,被英法联军打得灰头土脸的惨烈的俄土战争的参加者,当会战转入最后的停战谈判阶段,这位悍将被深谋远虑的亚历山大二世调来了远东。俄土战争的失利,已经使得亚历山大二世彻底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已经丧失了在近东发展的所有奢望,如今,唯一能够还可以惦记惦记的,就是远东这片从那个大清手里得到的东西了。
契拉科夫当然清楚沙皇陛下对他的深厚重托,所以,去年四月一到远东,他就没有留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那个已经专门为他整饰得一新的城堡里,而是直接把自己的总督府设在了这个小小的旧瑷珲城,与对岸的大清黑龙江将军府相互对视。他甚至还没有听从僚属的献媚,去把旧瑷珲改作“契拉科夫斯克”,因为他觉得“可畏”这个名字很不错,他之所以要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要叫对岸的中国人感到自己的“可畏”。
在这里,契拉科夫一面按照沙皇的意思,他以只需付出少量的金钱,就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为诱饵,大批地从国内移民,配合亚历山大二世一直希望尽快在国内全面推行的废除农奴制的大战略。另外一方面,他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要在适当的时候,将西起库楞湖(今满洲里)东至海参崴的广大地域,全部囊括沙皇俄国的怀抱。
作为一个富有头脑的军人,契拉科夫很清醒地认识到,继拥有了中国最大的岛屿库页岛之后,倘若再能控制住海参崴,那么,任凭你太平天国政府再凶顽,也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