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提到的症结自然也就揭开了。对于印度临时联合政府的头头脑脑们讲,毕竟温迪亚山脉南边儿的那个世界,是相当地陌生,也从没有挂在心上过。
也就说,对于眼下的印度临时联合政府来讲,能借助于席卷印度次大陆这场反英的大风暴,终于使印度斯坦的势力前所未有地翻越了温迪亚山脉,并得到了像加尔各答港这样的,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风水宝地。他们就已经满足的不得了了。至于如今还在英国人手中的哪点儿“穷山恶水”要与不要,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所谓。
换句说,假如那里要是没有那些令他们恨之入骨的英国人,印度临时联合政府的头头脑脑们,宁愿几辈子也别提到这些只会出刁民的穷工,恶水。
但印度斯坦及英国殖民者所书写的那一段段印度次大陆的历史,能给后人所吸允的养分,应该说是极为丰富的?
它已经极其深刻地提醒了后人,如果你自己不去好好地经营或是争取,纵然那再应该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一片片土地,迟早也会变成他人的囊中之物。
在这方面,那个曾经的“大清国”所曾经表现出来的那种种丑态,岂不就是已经做了一个最好的诠释和活生生的样板。比如库页岛。比如”比如”
絮叨的话就不多说了,总之,印度临时联合政府在通过太平天国政府的安西边疆区急电北京的同时,还赶紧打发了几个能说会道之人,专程又跑去了本地治里,拜会了英国人的死对头一法兰西人。
在太平天国政府的出面条停下。一八六五年二月,英印双方签订了“和平共处”协议。
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其实是极不愿意与那些“极其丑陋的印度混蛋们”签订下如此不体面的协议的。
不过,他却不能签。
这倒不是这位由于吃了太平天国的工厂所生产出来的特效药,才最终从鬼门关口又逃了回来的额尔金伯爵,因此就得卖给太平天国政府一些什么面子,而是因为那个“该死的”法兰西人的印度舰队,居然已经堂而皇之地把加尔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