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地就博得了广大美利坚工友们的钦佩和信赖。当然,这群不拿工钱的中国劳工的出色表现,也得到了那些工厂主们的认可。不仅如此,中国劳工的埋头苦干,还拨动了这些工厂主们的另外一个心弦。
那就是内部挖潜,跟自己要效益,说白了,也就是尽可能多地叫这些中国劳工顶上第一线,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工厂对本地劳工需求。
渐渐地,苗根生和他的工友们从一个个对现代工业一无所知的农民,逐步变成了工厂中的中坚力量。而这四年的“劳工”生涯,更是把苗根生由一个小山村中的朴实青年,锤炼成了一个冶炼行业的多面手。
据说当得知中国劳工马上就要回国的时候,钢厂的工厂主不仅曾经多次私下找到苗根生,想说服他继续留下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那位工厂主还狮子大开口地许诺,只要苗根生点头答应,他不仅立即就提升苗根生,安排给他一个独立的住宅,并在几天内帮他找到一个绝对美丽动人的合适主妇,同时还可以付给苗根生每月八个美元的高薪。
然而,苗根生拒绝了。
一八六二年,苗根生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他的一再请求下,他成为了刚刚扩建之后的上海东方实业总公司的宝山钢铁厂的一个炉前工。
窗明几净的两人一间的宿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使人胃口大开的食堂,处处可见的那一张张工友们的笑脸,使得回到“家”之后的苗根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家的温暖,还有一种主人翁的骄傲。于是,苗根生发誓要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天朝的钢铁事业。
饱尝过冰火两重天的苗根生,不仅心里是这样想的,在行动上,同样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带领下,他的班组年年都是厂里的先进。不论是在宝山钢铁厂,还是在整个的上海东方实业总公司,“苗根生班组”都已经成了先进班组的代名词。再以后,是优秀的苗根生工段,优秀的苗根生车间。
苗根生不仅是个工作狂,同时也是个学习狂。在竭尽全力的努力工作之余,苗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