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全天下所有穷苦穆斯林的“真主的代言人”。因此,尽管新疆烽烟四起,暴动成风,但是,经过妥明亲自指导的哈密暴动,是迄今为止的新疆的所有民众暴动中,却是唯一一个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暴动――“打倒一切官府,建立一个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天下大同的清真国”。
还是在妥明的统一指挥下,一八五七年四月底,哈密的暴动军团团围住了哈密城。
当满清的哈密办事大臣为到底是战与和还在犹豫难决的关键时刻,妥明再次祭起了想做大事者必定敢于下大赌注的大旗,不顾众人的一再劝阻,在成千上万双惊愕和不安的目光的注视下,毅然决然地“只身”进入了哈密城。
大清国早已经不在,尔等即便愿意再折腾下去又还能如何?
妥明的大义凛然与“大清国”覆亡的骇人消息,彻底击垮了哈密城内满清官兵的意志。以哈密办事大臣为首的千余满清官兵不战而降,并受到了“优待”。
而身为妥明的穆斯林同胞的哈密王伯锡尔,尽管最后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冷酷的现实,但还是被安上了一个“回奸”的罪名,死在了暴动者们的刀下。
这一下,妥明简直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地地道道的“真主的化身”。
不动刀兵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哈密,于是,暴动者们的漏*点愈发高涨的不得了。
拿下巴里坤,西征迪化,夺取伊犁……
妥明却并没有被眼前的这点儿小胜冲昏了头脑。
妥明很清楚,地处西域桥头堡的巴里坤,自古就是一座集军事、经济、商业和文化于一身的重镇,又是满清震慑新疆的大本营。
无论是当初满清大军出师伊犁平定准噶尔,还是出师天山南麓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其前锋部队或是驰援部队都是从巴里坤出发而始终确保了新疆的完整和统一。
所以,一向城池坚不可摧,驻军众多的巴里坤,以自己眼下的实力,就算是再能联合上巴里坤周边的暴动队伍,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