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不是刘昌林和董福祥对马复源有什么格外的恩惠。
而是因为刘昌林放弃了自己的那个午夜围歼计划,接受了董福祥的建议,把马复源之类的性命延长到了次日的拂晓。道理很简单,风高月黑夜,绝不是除恶务尽的最佳时机。
马复源和他那些既没能吃好,又不敢合眼休息的万余兵将一起,在难耐的惊恐和寒冷的夜晚中,终于迎来了又一个,当然,对于包括马复源在内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也是最后一个的黎明。
一阵猛烈的炮火,拉开了巴里坤最后一战的大幕。
高亢嘹亮的冲锋号角声直冲云霄,将夜空撕的大亮,此起彼伏的喊杀声震撼大地,近万名红色的铁骑,顷刻间就把冻饿交加、疲惫不堪的马复源军践踏得七零八落。
“九月中的巴里坤,夜里的那个冷劲儿,比起我们老家的冬天还要冷上好几倍。记得当时离开肃州西出嘉峪关的时候,师里的不少兄弟们都还在嫌怨刚刚得到的冬装补给的实在是太早,携带着又实在是太累赘。可是到了哈密,尤其是在巴里坤的最后一战中,跟马复源那伙子回暴在露天地里对熬了一夜之后,埋怨冬装给的早的,带着累赘的兄弟们再也没有了。”
陇家禾,陇四,身为刘昌林的侍卫队长,却又在巴里坤这最后一战中再一次得到了上阵的冲杀大好机会的他,一谈起当年的这场“没有太大意思”的大歼灭战,说的最多的不是砍砍杀杀,而是却一个劲地说起了他们的冬装。
“为了给我们进疆的部队准备冬装,方面军总部可是没少费了心思,陕西和四川的乡亲父老,也更是没少下了功夫,尤其是对我们这些骑兵部队,方面军总部简直就考虑到了家。因为,方面军总部给步兵兄弟们配发的是加厚了的棉衣裤和棉大衣,而我们,得到的却不仅是羊皮的棉衣裤,就连大衣、帽子、手套和靴子,也都是一色羊皮的。外面能抗风,里面又有暖融融的羊毛护着身子,那可真叫一个舒服。”
每每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陇家禾又忍不住地还要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