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极其不好的消息。
而更令他感到万分不安的是,还没怎么挨打就天天跟他喊苦叫怕的那位迪化的妥明,怕是也不会比马本源那伙人更抗打。
其实,早在决定要亲自督兵去取伊犁的时候,彼得罗夫斯基就做知道早晚有一天,他还必须得跟太平天国的军队正面交锋。而且他也知道,那支他还从未谋面的太平天国的军队,远非“大清国的军队”可比。不要说是那些乌合之众的回军,就是他自己要想凭借着手中现有的这不足三万人马,也未必是太平天**队的对手。
所以,彼得罗夫斯基在倾巢而出之前,他的那位亚历山大二世皇帝陛下就接受了他的恳求,并特地委派侍从武官,一个极其狂热的侵略分子——伊格纳切夫,陪同着刚从俄占波兰总督任上回来的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一起来到奥伦堡,着手组建一支更强大的鄂木斯克后备军团。
眼下,虽然鄂木斯克后备军团已经开始6续在向新疆开进,但是连彼得罗夫斯基自己都清楚,他不仅要为鄂木斯克后备军团的部署,还得为这个新组建的军团能够真正形成战斗力,争取更多的宽裕的时间。
也就是说,彼得罗夫斯基不能在眼瞅着马本源失魂落魄之后,再坐看妥明的完败。
于是,尽管他自己这里也感到了吃力,也很需要一支生力军的支援,但在八月间就连续地接到了来自妥明那里的数次紧急求援之后,彼得罗夫斯基还是决定要立即就将已经攻占了塔尔巴哈台,并养精蓄锐了一些时日的切尔尼亚耶夫部主力,派往迪化方面去助妥明一力。
他的命令倒是出去了,但可惜的是,切尔尼亚耶夫却无法予以执行。因为,北面乌里雅苏台的将军庆如,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始出兵塔尔巴哈台了,而且,本已经被打散了的塔尔巴哈台的维回义军,也死灰复燃,重新纠聚起来,三天两头地跟切尔尼亚耶夫找麻烦,弄得那位切尔尼亚耶夫上校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就这样,彼得罗夫斯基对妥明的援助计划,也就只能一拖再拖,直到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