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国剑这么做可绝不是“不务正业”。
转战数万里,最后又身肩光复天朝整个大西北重任的林凤祥,在刚一进入伊犁的惠远城之际,就很有心思要一鼓作气地光复一切属于天朝人民的大好河山。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先不说眼下各部队的将士们是否很疲惫,是否还具有再接再厉的能力,单单一个粮草的问题,就足以叫他不得不暂时地停下脚步来。
整个的新疆,这几年来已经被那个塌了架的“大清国”搜刮的几乎是干干净净,而曾经的遍地暴,则更是令这里如同是雪上加霜。所有的农牧业生产基本上都已经陷入了停顿,荒地无边无际,温暖的春风虽然已经吹青了那成片成片的大草原,可蓝蓝的天空下面,却再也难得一见白云般的羊群,以及那四处撒欢奔跑的马儿们。
新疆这种极度贫困的残酷现实,极大地加重了天朝红军的后勤供应压力。
因为对于林凤祥来说,他所面临的已经绝不单单是一个要为近二十万的天朝红军大军自备粮草的问题了,他同时还必须要把数百万一贫如洗的新疆人民如何扛过眼前的难关的这个大问题,一起挑在肩上。
所以,林凤祥才会对那些高举着谈判大旗的沙俄鬼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他既不认同沙俄鬼们所提来的那些所谓的谈判条款,却也不作出任何能够令沙俄鬼们哪怕是感到一丝不安的动作。
至于五月间发兵突袭考夫曼设在库陇奎山西麓的那个营级据点,那也并不是林凤祥觉得自己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要开始对沙俄们最后动手的信号。
要知道,在五月间的时候,林凤祥手中能够动用的南疆红军驻疆的一线部队,就仅有一个朱锡琨的红二军。而在北疆,除去位于伊犁南部的红十四军邹国剑部之外,在伊犁的正面,他就只有第一民族军董福祥和祁宝相的两个师,至于其他的部队,除去分驻各地担负警备任务的之外,其他的人马,都还在大量后勤物资的抢运途中。<!--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