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头吃了不少,却终究还是能全身而进宇都宫城的李凤章来,则就是凄惨无比了。
由于平时太过倾心于手头上技术工作,忽视了自身整体素质的全面展,以至于在骑乘的方面,袁沐也仅仅只能算是个半吊子。
所以,随着处在前面的李昭庆栽落马下和血光迸溅,随着李凤章忽地开始催马急窜,袁沐也紧忙着一兜马头,但他却并没有尾随在李凤章之后,而是直奔着感觉中的另外一个安全方向猛逃了下去。
其实,一直自觉着已经对袁沐相当熟悉的李凤章和李昭庆两人,并不知道他们还只是了解了袁沐的一个表面。
不错,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对于本国国内的太平天国革命,袁沐一直都是持有着一种不认同的观点,并因不屑与这些作乱犯上的“匪类”为伍,而主动选择了加入日本海军,甚至也曾有过要为“大清国”的复国奋斗终身的豪气。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几年前的某一天,当一封老父亲的亲笔信函从遥远的家乡辗转到了他的手上的时候,他渐渐地开始变了。
从老父亲的信中他得知,家中不仅没有因为出了他这样一个背弃祖宗的不孝之子的牵连而遭到任何的不幸,还与其他的所有乡亲们一样,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他的老父亲,还被请去做了小学校的国文教员。
当然,老父亲在信中也道出了自己的苦水,那就是老人家每当站在学堂的讲台上,对着下面端着的那一个个稚嫩的孩子们,向他们讲授国文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一种愧疚感。原因是他这个自称是饱读诗书的老秀才,却养育了他这样一个永远羞于启齿的民族的背叛者。
回来吧,一家人都在盼着你能尽快归来!
老父亲用浓浓的笔墨。向他着一声声的召唤。
半年后,老父亲的第二封信又到了,而在这第二封信中,老人家的浓墨之中已经开始跳跃起了欢快之感。
老人家说。他的回信令一大家子人都感到相当地愉快,就仿佛是猛然间被搬掉了长期压在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