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灾后,陛下颁布了几条法令,要求一户不得拥有超过十亩田地,否则要么充公,要么送给穷人,不然就要杀头。另外,任何人不得放贷。这么一闹,几个镇上的大户人家当即就凑了军饷起义了。不过,很快就被镇压了。官军按照人头数论功行赏……我的一个亲戚……就这么给捉去充了人头。这还没完。任何人不得放贷,那青黄不接的时候怎么办?”
“为这个,陛下又颁布新令,说私人不准放贷,国家放贷,只收低利息。本来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大家都是欢天喜地,可真正落实的时候却都傻眼了。那些个官吏,不单青黄不接的时候放贷,就连粮食满仓的时候也放贷,而且一放就是许多……就是利息再低,这农户,哪里经得起利滚利啊?我认识的好几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就是这么欠下巨债,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的。本来还以为那只是他们的事,我们这些做生意的,总不会被牵扯其中,没想到……”
“再然后,流民四起,各种山贼,强盗,好像蝗虫一样到处都是。陛下开始征兵剿匪,原本避债的,现在又多了一批逃兵役的。陛下又颁布法令,对逃兵役者采取连坐……这一下,整村整村地逃……接着,陛下的法令一道接一道,然后就……”
说到这儿,那男子看上去都有些说不下去了,抬头眨巴着眼睛望着猴子。
这说出来的有这么多,没说出来的……搞了半天,这地方闹成这样,完全是官府自己折腾出来的啊。
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样的国王,还真前所未见。
沉默了许久,玄奘缓缓走到那男子身前,伸手扶起了男子,道:“施主莫怕,贫僧这就前往乌鸡国王都,寻了乌鸡国国王,向他讨教个明白。”
“这种事也要管?”猴子问。
“既然寻的是普渡之法,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了。”
“大师能劝诫陛下?”那男子睁大了眼睛望着玄奘。
玄奘淡淡笑了笑,道:“姑且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