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乐?”
“啊?”
“其实,想开了,普渡之道,就是这么简单。只一个‘善’字而已。”望着天边的流云,玄奘轻声道:“渡,需要机缘。机缘未到,一切皆枉然。贫僧一直都想着渡人。其实,即便渡一人得道,与渡众生。却还相去甚远。普渡,需要的不是渡人之法。而是渡世之法。普渡之人,看的应该是全局,不应该拘泥于一城一地,方可四两拨千斤。若君王爱护臣民,臣民善待君王,弘扬‘为善之道……只要世人皆向善,求善,以善为准,哪里还有什么可悲,可恼的。反之,若是太注重于某人之苦,有时候,反倒是钻了牛角尖,入了魔障,难有所为。大圣爷,您说,对吗?”。
猴子眨巴着眼睛,想了好半天,略带疑惑地嘀咕道:“这样能行?”
“能行。”玄奘斩钉截铁地答道。那神色之中,连一丝迟疑都不存在。
“那……”猴子抿着唇,伸手比划着说道:“既然方法都已经找到了,那是不是代表着,证道已经成功了?”
“非也。”玄奘摇了摇头道:“正如贫僧方才所言,证道已摸出了九成,却还剩下最后一成。这最后一成,也是最难的一步。”
“哪一步?”
“力。”
“力?”
凝视着空无一物的前方,玄奘轻声叹道:“力挽狂澜,保驾护航之力。”
猴子眨巴着眼睛,静静地聆听着。那身后,黑熊精也是如此。
“修道者,可至化神。修佛者,能登佛位。这三界之中的两大派,修到极致,无不身负**,有大神通,行大道。此乃两派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之根源也。唯独贫僧的普渡,修到头,却终究只会是个凡人。”
“这一路,渡人,渡世,贫僧均已亲身走了过来,普渡之法,已是胸有成竹。只是,此法,尚缺一味可力挽狂澜,可保驾护航之力。”
“如这求法国的君王,上位者可凭一己之念而逆转乾坤。如大圣爷,神通者可以喜好而定公理,斗转星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