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家里的事情陆续进入正轨,而在朝堂之上,李世民为了能够尽快稳定政局就实施了两个政策:“天下和解”以及“大收天下骸骨”这两个政策一个是对曾经的敌人的残余势力的另一个则是对广大的百姓的。
自从隋末以来,天下大乱,加之隋炀帝大业年间三次远征高句丽造成了大量的将士百姓罹难,这些人的遗体大多被胡乱掩埋。如今天下大定,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开始趋于稳定,李世民命令各地官员前往曾经发生过战事的地方去查找那些遗骸,有名有姓的归家,没名没姓的重新安葬,此举为李世民收拢了不少人心。
而“天下和解”的目的在于收拢李建成和李元吉等敌对势力的余孽,毕竟这些人当中有的还是有才华的,比如魏徵。现在魏徵被李世民任命为特使,让他前往各地可能藏匿建成余孽的地方去将那些人找出来并且来到长安,这项工作进行的不是很顺利,有些人为了表功可没少给魏徵添麻烦,不过好在魏徵有李世民的坚定支持,这项工作还是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可是又有一个难题浮现在李世民眼前,那就是封王太多的问题,比如什么义安王李孝常、燕郡王李艺(本名罗艺,被赐姓李)、还有什么长乐王李幼良、庐江王李瑗等等,反正和某人当初抢劫长安城的时候说的一样,那就是王爷多如狗、国公满地走。这句话李世民可是记得很清楚。
这些个王爷大多都是上皇李渊那时候为了拉拢人心而敕封的,现在李世民即位,这些人必须清理一些,而且这些人当中诸如李孝常这样的功劳一般,根本就够不上封王的地位,这些封王不但手中有兵力,还占据不少土地,所以李世民是一定要把他们一个个削掉的。
但是这些事情李悦没工夫过问,也没资格过问,他本人也不感兴趣。武德九年十一月初的某一天,“陛下,李壮士求见”内侍跑到两仪殿禀报。“让他进来吧”李世民这时候正在和房玄龄以及长孙无忌等人商量事情。
“李某见过皇帝”少时,李悦进来跟李世民打了个招呼。“壮士前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