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忽然有两个人找上门来。一个说是妈妈的兄长,一个说是儿子。说找人找了好几天,才打听到被城西扈家收留了。
妈妈刚一出来,那儿子就扑通跪下,抱着妈妈的腿又是磕头又是痛哭,当舅舅的也替外甥说情。
妈妈边哭边骂,就是不说一句原谅的话。兄长和儿子又劝她回家,那妈妈骂道:
“我嫁在这家,就是喝凉水都是顺心的,这家的儿子媳妇,待我比你这亲生的要孝顺百倍。我还回家干什么?被你气死吗?”
儿子这才知道,老娘嫁在这里了。也不便多说什么,对扈老爹行了礼,叫声继父,道一声父母保重,就和舅舅回家了。此后两三个月,偶尔也来看看娘,两家自此通了来往,认了亲戚。
忽然有一天,那儿子上门说:“孙子明天订婚,请爹娘和哥嫂一起去喝喜酒。”
妈妈说:“两位娘子花儿一样的人物,怎能轻易就到乡下去?我带着你爹和两位兄弟一起去就行了。”
第二天,妈妈和扈家爷儿仨一起那家去随了喜礼,喝了顿喜酒。
又过了个把月,订婚的那个孙儿又登门了,磕头说:“明日完婚,请长辈亲人过去受礼。”又特特说道:“咱小户人家,不讲排场,只请自家人到场。咱家亲戚少,父亲母亲请两位婶娘赏脸一起来,显得我家体面。”
两个媳妇也是好久不出门了,巴不得出去看场热闹,就应承下来了。
第二天,两人盛妆打扮,吃过早饭跟着公婆和丈夫,一家子就出发了。
到了那家,妈妈的媳妇面色黄瘦,病恹恹的出来见了面,原来这媳妇一直身体不好。下午那孙儿过来跪下了,请二位婶娘和奶奶一起去迎亲。原来旧时风俗是晚上迎亲。
儿子也在一边说:“我们乡下的风俗,要至亲的女眷去,不然女方家里会说我家不敬亲家。”
老妈妈生气的说:“你媳妇虽然有病,现在做了婆婆,就应该亲自去。二位娘子多娇贵的人,怎能去受这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