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司马珂先取起一根细竹,用匕首削断一节竹管下来。他用匕首把柱子外面刮干净,把前端削成一个尖状,然后把从中间劈开两半,把里面的竹膜清理干净,拿起一根直径约三毫米左右粗细的柳枝炭条,用那两个半圆形的竹管将那柳枝炭条包在中间,然后用细绳绑紧。
于是,一枝炭笔便制作出来了,也是史上的第一枝像模像样的炭笔。
司马珂用刀将炭笔的顶端稍微刮了一下,然后取过来一张纸,用炭笔在纸上写上了两行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话,只是司马珂随意写出来的,并没有想太多,目的只是为了给众人展示这炭笔的书写效果。
炭笔在白纸上写的字非常的清晰,而且相对毛笔字,司马珂更擅长硬笔字,写出来的字倒也有点笔走龙蛇,铁划银钩的气势。
众太学生幕僚,呆了半晌,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司马珂书写完那两行字之后,又将前面的炭笔笔头折断,将细绳解开,将里面的炭条向前推出一截,再绑定,又可继续书写。也就是说,这一截炭条除了尾部一小节,其余部分都可以用来书写,更加节约了成本。
在晋朝时代,士族可谓把控着所有的教育资源,除了书籍完全靠抄,成本极高,平民百姓几乎得不到书籍之外,笔和纸也是一个重要资源。
如今,司马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洛阳城中专门成了一个印书的工坊,广印书籍出售,而且售价极其便宜,不但寒门子弟可以轻易获得那些之前被士族们敝屣自珍的经书,就连寻常的百姓也逐渐有部分人接触到这些书籍。
而纸张除了传统的蔡侯纸之外,还有江南人张茂发明的嫩竹纸,虽然价格也不便宜,但是也并非极其价格高昂之物。
唯独这笔,却非寻常百姓之家可有的。一枝毛笔,制作不简单,不但材料珍贵,而且制作工艺也极其繁杂,工艺要求极高,价格自然也不菲。
而且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