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过了几天之后,从东南面传来消息,桓温已在奔赴洛阳的路上,还有六七日即可抵达洛阳,司马珂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管如何,桓温既然肯来洛阳,此事便好办多了。终究是跟着他一起多年的部将,而且也是天子司马衍的姑父,他也不想闹得太僵。
数日之后,桓温终于抵达了洛阳。
大将军府长史王恬,亲自在城门口迎接桓温入城,并安排其一行人的食宿事宜。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甚至比起夏侯长、荀蕤和谢尚的规格还高。
司马珂在大将军府接见了桓温,而桓温也如同谢尚等人一般,向司马珂汇报了徐州的军政事宜。
那一天,桓温汇报得很仔细,很详尽,态度极其谦恭,但是神色丝毫没有半点不自然,如同其他人一样。
故此,司马珂与桓温两人相谈甚欢,甚至从早上一直聊到了下午,连午膳都是在大将军府的大堂上共进的。
而到了晚上,司马珂又在自己的府邸之上的花厅之内,亲自宴请了庾翼、谢尚、荀蕤、夏侯长和桓温五人,长史王恬作陪,甚至没让王猛参加。
司马珂的花厅主位之后,挂着一幅字。这幅字正是司马珂当初练炭笔时所写的那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本是司马珂随笔所写,当初并没想太多,但是却被洛阳城内的士子争相传颂。司马珂索性让王恬将这两句话,用朱毫写了之后,挂到了花厅之中,用来点缀花厅,也用于自勉。
王恬其实好武,但是却被司马珂当做文臣来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王恬其实也算是文武双全,尤其是书法,更是堪称一绝,尤其是擅长隶书。
谢尚、庾翼、荀蕤和夏侯长等人一进花厅就被那幅字所吸引,不过赞叹了一阵。桓温也不例外。只是桓温望着那幅字,眼中露出略有所思的神色,哪怕是觥筹交错之间,还时不时望了望那幅字。
席间,众人把酒言欢,喝得很是痛快。
尤其是想起这几年来的经历,简直就像做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