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李瀚被推出门骑上了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这让他一度很是诧异,难道“白马王子”这四个字居然来自远古的中国?而不是后世那些看迪斯尼动画片,被灰姑娘白雪公主等苦尽甘来的故事蛊惑产生的字眼?
李瀚的随行队伍很是可观,前面有36名高举旗帜的亲卫,都是他从匈奴带回来的那些,沾染了杀气之后,每个人都看上去格外的有气场。
那些旗子都是家里绣工绣的,按照李瀚的审美观,并没有用皇宫专用的黑色底子,而是大红色的底,绣着亮黄色的字:“少府丞”“簪袅爵”“钦赐驸马”,旗帜边沿也有一圈锯齿状的明黄色边,被初升的阳光一照,端的是美轮美奂,大气雍容。
依仗之后,又是36名乐手,汉代的礼乐已经很是流行,丝竹铙钹俱全,曲调是很热闹很喜庆的曲子,乃是李瀚哼出来,让他少府管辖下的乐府能人琢磨出曲谱,然后教导这些乐人加班加点学习的,那些乐人都很激动,觉得这样的曲子学会了能养活他们一辈子都极有可能。
是什么曲调如此神奇?
说白了一点不稀奇,就是李瀚在后世的奶奶喜欢河南豫剧,这曲子乃是《抬花轿》里面周凤莲出嫁的时候那段乐曲。
后来这段乐曲竟然成为长安城权贵成婚时的礼乐,不亚于后世的婚礼进行曲,这真是让李瀚着实得意了一把。
继续说迎亲队伍的排场,乐手后面,是咱们的主角,驸马郎李瀚的高头大马,跟他并排的,是八名大汉抬着一个奇怪的东西,另外八名大汉垂手随行两侧。很显然是替换另外八个人的,这东西是什么,等下分晓。
再往后,是36名俏丽的丫鬟,这些人是负责招呼公主的陪嫁宫女的,身穿一水儿的葱绿短襦,鹅黄裙子,看上去恰似一株株春天的柳树,让人在逐渐萧杀的深秋感受到了一抹惊嫣。
最后,是一眼看不到头的抬聘礼的仆人们。抬得聘礼非金非银,也没有奇珍异宝,但却全部是长安人没见过的稀奇东西,不时的引起围观者的啧啧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