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唐末的风气已经非常败坏,各地的节度使,阳奉阴违,甚至公开和朝廷对抗,特别是北方的诸多节度使,因为武力的强盛,根本不将朝廷放在眼里,我行我素,这样的行为影响到了南方,被李儒沛斩杀的山南西道节度使鹿晏弘,就是典型的例子,依靠武力占据了山南西道,逼迫朝廷让他成为了节度使。
对于朝廷,李儒沛的心思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是正宗的皇室宗亲,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维护大唐的统治,应该是维护李家的天下,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他是遭遇到追杀的皇室子弟,父亲被斩杀了,尽管这可能不是皇上的本意,但得知魏王和凉王被杀,朝廷也没有多大的反应,皇上也没有说什么,从这个层面来说,他对李唐皇室是有着巨大仇恨的。
穿越了,他不是从前那个李儒沛,也很少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既然他占据了这具躯体,那就要担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
梁州刺史、兴元府知府钱世渠来到了节度使衙门。
这是钱世渠上任之后,第五次来到节度使衙门了,钱世渠不是禀报梁州的诸多事宜,而是说到了李儒沛的身份问题。
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究竟应该怎么样称呼李儒沛,或者说李儒沛究竟是什么身份,从军队的序列来说,李儒沛是铁血军的统帅,这一点没有丝毫的疑问,但从署理政务方面来说,李儒沛没有任何的身份,钱世渠曾经建议,李儒沛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直接向朝廷写去奏折,只要朝廷准许之后,李儒沛就可以以节度使的身份,任命山南西道的诸多官吏,朝廷没有资格干预,只是下旨准许就是了。
可惜李儒沛没有答应钱世渠的这个建议。
钱世渠也是有着一股子倔劲的,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第五次来到节度使衙门,还没有等到钱世渠开口,李儒沛主动开口了。
“老钱,你的建议,某认真思考过了,的确不错,不过这里面有着不小的蹊跷,某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