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五年过去了,李勒已经是个活蹦乱跳的小孩子了,李应山心想不能让孩子呆在这人烟都很少看见的山中,于是把茅屋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带着妻子儿子找到了一个村子,居住了下来。这个村子叫临河村,距离原来那个村子好几十里路,也不怕张皮那家伙找到这里。
李应山白天除了打猎,还教李勒一些拳脚功夫。虽然李勒还小,拿不起那些刀枪棍棒,但是在李应山的锻炼下,竟也舞的有模有样,李勒白天跟着父亲练习武功,李勒不在家时,翠莲则是教李勒读书写字。李勒读书练功都很用功,有时累了便和村子里的孩子一起玩耍,也经常帮着母亲干点简单的家务活,甚是乖巧,李应山夫妇都是很疼爱他,把他当做亲生儿子一样。
李应山见李勒在武学上颇有天赋,不光个子比同龄孩子要高出一截,而且力气也比一般的孩子大许多,于是便做了把小木弓教李勒练箭术。
李勒并不喜欢练箭术,只是李应山强迫他每天练习,其实他更喜欢和村子上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李勒毕竟才五岁,随着父亲舞拳弄脚还算好,这箭术却不是好练的,不是跟着学学样子就行了,只有下苦功夫每天练习,这一练就是三年。
到了八岁的时候,李应山把李勒送到村上的识魂堂去学习。
所谓的识魂堂,也就是育人教材的学堂,那识魂堂教些什么东西呢,就是让孩子初步了解纳魂师的来历以及纳魂师的修炼,每个村子都有办立这样一个场所。
住在村子上的人,大多都是来自城市,都是厌烦了没有稳定生活的人,所以村子上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只有一部分年轻人喜欢农村安逸的生活留在这里生活。
而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不代表他们的孩子也愿意留在农村,所以每个村子都建造了识魂堂,村子上的孩子到了八岁的时候就要送往识魂堂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便是有关于纳魂师这职业的。
大部分的孩子学习了相关这方面的知识后,都会向往外面的世界,天赋出众的更是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