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议事。除了四大将领外,孙策还得到了宗族名将三人支持,自己父亲孙坚的幼弟孙静以及堂哥孙贲、孙河。
当初,袁术之所以会同意孙策回归江南,是因为孙策自己向袁术承诺自己打败扬州刺史刘繇之后,可以拉出一支三万人的兵马支持袁术。现在到了孙策履行诺言的时候了,破军侯吕布教育了兖州曹操和徐州刘备之后,终于轮到袁术。要说袁术这个人也欠收拾的厉害,吕布纳妾的时候再没钱的刘备都送上了贺礼,袁术认为自己在扬州天高皇帝远,我就是不送礼,有种你来扬州咬我啊。
结果,现在吕布真的来了,袁术表示自己很慌。孙策你也别打什么刘繇了,带上全部大将、全部兵马,赶紧来抵挡吕布吧。
摆在孙策面前有两个选择,不去,将第一时间与与袁术决裂;去了,自己刚打下的地盘就要还回去了。对天下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个艰难抉择。孙静是孙策的叔叔,他能够理解孙权为难,率先发声:“我先带五千兵马,伯符不必着急进兵!”
孙静任袁术军中奋武校尉,是袁术指名要的人。孙静的意思其实也是这里大多数人的意思,如果袁术一触即溃,也就无所谓和袁术翻不翻脸了;若是袁术扛住了吕布,那么孙策届时再率部北上不迟。当然,这个时间必须要把握的微妙一些,孙静是今日率军北上,那么孙策以准备大军粮草为由迟上一两日就刚刚好。
韩当是这个意思...
程普是这个意思...
只有朱治,朱治之所以成为孙策麾下,除了有孙坚原因,更重要是他看到了孙策的英雄气;唯有黄盖,黄盖最了为解孙家人性格不过。一如当年的孙坚,明明只需损失几千军队、几名大将就可以活,但江东猛虎选择独自面对吕布...
“叔叔好意,侄儿心领了!”孙策是犹豫了,但让他犹疑的原因既不是袁术、也不是吕布,而是自己该不该带这些叔叔伯伯一起北上:“杀父之仇不可不报,今日吕布既来,我孙策岂有不战之理。只是仲谋年幼,日后就仰仗诸位叔伯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