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他想要像华盛顿那样,是华盛顿打碎了奴隶制度的枷锁,成为一名伟大的改革者和教育家,为他自己和他的种族带来了希望和尊严。
他毫无分文,也没有任何办法支付船票。他根本不知道他要上哪所大学,也不知他会不会被大学接收。
但他知道旅途有3000英里之遥,途中有数百个部落,说着50多种语言,而且他对此一窍不通。
勒格森还是出发了,他必须踏上征途。他一心只想着一定要踏上那片可以帮助他把握自己命运的土地,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
他并非一直这么坚定。作为一个不大的男孩,他有时把自己的贫穷当作自己在学校没尽最大努力和不成功的理由。“我只是个穷孩子,”他曾这样对自己说,“我能做什么?”
对勒格森来说,他和村里的许多朋友一样,原本相信居住在尼亚萨兰卡荣谷镇的穷孩子学习只是在浪费时间。后来从传教士提供的书籍中他发现了林肯和华盛顿。他们的故事启发了他,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且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他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于是他就有了徒步到开罗的想法。
在崎岖的非洲大地上,艰难跋涉了整整5天以后,勒格森仅仅前进了25英里。食物吃光了,水也快喝完了,而且他身无分文。要想继续完成后面的2975英里的路程似乎是不可能了,但勒格森清楚地知道回头就是放弃,就是重新回到贫穷和无知。
他对自己发誓:不到美国我誓不罢休,除非我死了。他继续前行,一刻也不停止。
有时他与陌生人同行,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孤独地步行。每到一个新的村庄他都非常小心,因为不知道当地人是敌意的还是友善的。有时他找到一份工作,暂时有遮身之处,但大多数夜晚却是过着大地为床、星空为被的生活。他依靠野果和其他可吃的植物维持生命。艰苦的旅途生活使他变得又瘦又弱。
一次高烧使他病得很重。好心的陌生人用草药为他治疗,并给他提供了地方休息和养病。由于疲惫不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