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厉风行的高尔文立刻答应了斯图尔特的邀请,辞去职务,再次走上和斯图尔特合作办厂的路。
斯图尔特公司的电池业务相当兴隆。1926年,美国的无线电再次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他们都感到利用交流电而不用电池的收音机出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斯图尔特用一种叫A-替代器的小发明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替代器可以给用完后的电池再次充电。为了购买部件、装配生产线并投入生产替代器,高尔文出资买下了公司的一部分股份。
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公司生产的替代器出了质量问题,退货的人很多,他们的境况又变得不妙。此时,他们立刻将已装运出去的替代器调回来,开始了一个日夜连轴转的工程计划,以排除毛病。但竞争激烈的市场没有给他们时间,顾客们马上投向别的公司。由于资金不畅,行政法官立刻驾临斯图尔特电池公司,将它封闭了。高尔文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
但高尔文心中并未完全放弃对替代器的希望。他作了一番市场考察后,在公司产品的拍卖会上将替代器买了回来。当时亦有许多商家看好替代器,但他们对替代器的前景缺乏信心,又被高尔文的出价吓倒,最终让高尔文买下了自己倒闭公司的产品。
高尔文用四处筹集的钱终于再次将工厂办了起来。在以后的几年中,公司买卖兴隆,发展迅速。
成功之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走出来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是一日千里,有时候,甚至是一寸一寸地前移。
美国富豪路维格少年时就一心想成为亿万富翁,但直到40岁时,他也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不得不整天从这个港口跑到那个港口找活干。有时赚钱,有时赔钱,甚至破产。他唯一的家当就是一艘老油船。
按照流行的说法,40岁之前是人成功创业的好时光,过了40岁,再搞什么都没戏了。然而,路维格却不信这一套。他整天都惦记着如何发财,怎样成为亿万富翁。最后,还是老油船给了他灵感。他跑到大通银行,对银行职员说他要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