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最近随着各项材料的到来开始制作智能工程机器人,由于事前就规划好了,制作进度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浩然亲自带领的核心组,也在攻克着“智能核心处理器”这个关键的部件,也就是最难的部件。一块拳头大的外壳里,要具备能源转换,程序控制,对地信号交换,机器体自身检测,信号分析,等等上百种功能。这其间的制作难度可想而知。
浩然认真的操作着纳米工业机器人的工作触手,每操作一步都详细讲解了各个步骤的重点和要注意的地方。边上一般老少研究员眼睛都不眨的认真听着,生怕错过了一个字。浩然可不想以后所有的难题都要自己解决,100个机器人就需要100个关键部件,每一个都需要自己做还不累死,要是以后需要更多那怎么办?所以培训出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是浩然最迫切的事情,而每位研究员手中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都写完了一大半就证明了浩然的工作成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正式开始制作智能机器人以来浩然可是累的够呛,5个组一有了问题就需要浩然亲自去解决,毕竟现在进行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什么都需要从头讲起。而自己负责的核心组工作进度也不能拖下。要不就成了笑话了。所以浩然天天都忙碌在工作间里,连饭都不能好好吃一顿。这让前面忙碌坏的庞副所长很是高兴,报应啊,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玩笑归玩笑,庞副所长在工作中还是努力的协调着浩然,从规划生产材料的调拨,人员的作息时间休息,对其他部门的联络等等,包括鼓舞研究员的工作斗志等等,都体现了庞副所长的工作成绩。
经过10多天的努力工作,7号研究所终于成功制作出来了第一架智能工程机器人。也从第一次的制作当中学会了许多的知识和技巧,为自己以后的独立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看着这架浑身散发着银白色光泽,背后背着天蓝色折叠太阳能电池板的智能工程机器人在场人员对浩然这个所长心里也充满了崇拜。
让人无法仰视的科学知识,精湛的制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