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直上,有一百丈高,松树的四周没有一个附枝,清荫散落,团团如盖。树顶上正当中结着一个鹤巢,巢中有一对仙鹤,在上面饮风吸露,生儿育女,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春秋?自以为在深山高树之上,飞去飞来,不会有什么祸端,想不到被一伙寻找羽毛的人看见了。一个人说道:“到哪里去找稀奇的羽毛?我看这对鹤的羽毛不错,不如拔下来送到东京应付差事。”又一个人说道:“鹤的羽毛虽然好,只是这棵树太高了,又没有树枝可以攀爬,怎么上去捉它?”众人商量了半天,只见一个有见识的说道:“我们何必要爬上去!只要把这棵树砍倒,就可以把它拿下来。”众人一齐笑了起来,说道:“砍倒了树,难道它不会飞走吗?”那人很有见识,等众人笑完以后,慢慢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看这树上,既然有鹤巢,一定有小鹤在里面,我们拿了小鹤,那大鹤心疼小鹤,自然不肯远去。再慢慢用小鹤引诱,何愁拿不着它?”众人说道:“老兄说的太对了。”众人就把斧锯拿来,要砍伐这棵松树。谁知仙鹤是飞禽之中最有灵性的鸟,见众人在树下商量要砍伐松树,就知道了是为了它身上的羽毛。这对仙鹤恐怕砍了树,伤害到巢中的小鹤,就悲伤地绕着松树鸣叫几声,忍着疼痛,自己将身上的几根翎毛,都拔了下来,纷纷坠落在地。众人一看,都非常惊讶,说道:“奇事!奇事!它怎么知道我们要拔它的翎毛?这都是君王有福,神明来助!”这些人也不砍树了,都欢欢喜喜地来见县官。正是:
也非君德也非神,自是仙禽善保身。
多少聪明遭祸害,始知灵鸟胜于人。
众人拿着鹤羽,一齐来见县官,说道:“君王有道,仙禽自献羽毛。”就将仙鹤的事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心里明知是仙鹤害怕伤子的缘故,因为只想贪图富贵,就依着众人,把这一桩奇事当做祥瑞的事情宣传。县官赏赐了众人,立即写一道表文表奏朝廷,说道:“民间有谣,说天子造羽仪,禽鸟自献羽。”炀帝看了表文,满心欢喜,说道:“看来朕的圣德感动了上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