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感觉后世自己家的气候和现在差不多,小时候有一句俗语:“夏至插老秧,只能喝米汤”,意思是说,夏至前必须插完秧,否则只能够喝米汤了。林毅知道夏至大约是6。20号左右,所以应该在6月上旬开始插秧比较合适。
现在是4月下旬,具体相当于现世的阳历4月多少号,林毅也不知道,只是根据现在是农历3月下旬,一般相差1个月左右,估计是4月下旬。
林毅估算着,育秧需要30天左右,也就是5月上旬应该育秧。
林毅观察了一下房子周围周长贵家的几亩旱地,位置不错,向阳、日照时间长,选出一块育秧没问题。
林毅选了一处有部分种着蔬菜的地方,好在育10亩(相当于后世的8亩)田的秧要不了多大地,只可惜了一些蔬菜要先拔了。林毅以前在家也自己育过秧,对8亩地需要多大地育秧苗心里是有谱的。
中午,周长贵回来后,林毅说了育秧的一些具体步骤和选中的地方。周长贵按林毅的说法,算了下时间,这几天就该准备平整育秧地了,没犹豫就答应了。
下午,周靖伟带着做好的铁锹回来了,犁铧还需要2、3天才能做好,选了一个顺手的木把装上,试了试,向下铲土很轻松,很满意。
“做犁铧和铁锹贵吗?共花费多少?”,林毅问。
“犁铧是铸造的普通铁,30文,铁锹需要精铁打造,贵一些,100文。”,周靖伟回答道。
“啊,这么贵?”,林毅有点吃惊的说道。
林毅问过周靖琪关于物价的情况,知道现在一斗米约5文钱;一把铁锹相当于20斗米,折合成后世约120公斤大米额价钱,即约400多元人民币。林毅知道此时铁应该是很贵的,但这个价格还是有些超出了林毅的想象。
周长贵说:“无妨,如果粮食产量能提高,花这些都值得。”
周长贵见左右没事,就和儿子一起先用铁锹开始平整那块地了。因这块地带一点斜度,需要填平,铁锹正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