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来了11个孩子,衣服被子都齐全了,现在共28个孩子,只好安排两波上课,一波上午上课,下午在客厅写作业,另一波轮换。
后来的这11个孩子中有一个男孩也12岁,叫徐涛;林毅便让吴发贵和徐涛分别当两班的班长。
夏鹏轩将那家人带回来后,直接去了惠民堂,经薛中成看后,没什么大碍,主要是饥饿缺营养,稍受风寒(感冒),开了点药便回来了。
下午夏鹏轩带着那家三人过来,见孩子好转了,夫妻两人心情好多了,对林毅和夏鹏轩再三感谢。刘如平言语也多了起来,介绍了大概情况。
刘如平27岁,的祖籍是洛阳人,父亲也是读书人,中过秀才,做了个小官,但因前朝亡而丢了官,刘如平的哥哥也在战乱中死亡,无奈便迁到关中;刘如平从小读书,对杂学感兴趣而对四书五经学的不精,参加过科举未中,随后便自己钻研杂学,但一直不得要领,也不善于种地,家里靠父亲的积储和种地勉强维持。夫人孟小萍26岁,也识些字,贤惠机敏,儿子5岁多。这次灾难父母双亡,家园被毁,又不得已放弃了女儿,刘如平心灰意冷,彻底绝望了,变得麻木不仁,最近一段时间全靠夫人孟小萍支撑……
林毅听刘如平喜欢杂学,心中暗喜,见现在说话条理清晰,觉得这不是个笨人,便说明情况:家里准备顾人照顾这些孩子,如果愿意的话,刘如平可以当孩子们的先生。
刘如平对教书并不感兴趣,而且有点清高,只想着钻研杂学,有些犹豫;夫人孟小萍见状,赶紧捅了一下刘如平,并回答:“愿意,愿意,谢谢老爷的大恩,奴什么都会干,保证让老爷满意。”
刘如平听夫人这么说,便点头表示愿意留下来;通过简单观察,林毅觉得这家人基本可靠,可以用,便说道:
“那好,如平兄就和小翠、柳叶负责教孩子们,孟嫂和郭嫂一起照顾孩子们和做饭,月银先定一贯;以后不要叫老爷,叫先生或林兄弟即可,既然在一起住就要像一家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