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后,长孙无忌和林毅到书房谈正事。
长孙无忌年前从林毅那里回来后给李世民做了汇报,李世民当即决定年后马上开工,所以,长孙无忌邀请林毅来商量细节。
长孙无忌首先开口:“陛下已经下旨,要马上启动建科学院,今天和林小郎商量具体事宜。”
林毅对林郎君、林小郞这种称呼听起来还是很别扭,说:“国公,还是称某名字林毅吧,郞君听起来不习惯。”
唐朝时一般家人之间才直呼其名,长孙无忌可以算是林毅的长辈了,而且位高,私下直接叫名字显得更亲切。
林毅讲出了早已想好的规划:盖二十间左右的办公室和几排工匠实验室,与住宅区要近,便于安全。
林毅拿出随身带的铅笔画了布局图……
长孙无忌对林毅时不时拿出的小物件已习已为常了,但,这“铅笔”还是引起了长孙无忌的关注。
长孙无忌拿过来试了试:“确实方便呀,不过老夫不习惯,哈哈。”
“时间久了自然就习惯了,不过铅笔字迹容易脱落,不能久留,适合画图和草拟。”林毅指了指图说。
长孙无忌拿起画好的平面布局图仔细端详,即像是在看图的布局又像是在看铅笔的效果。
良久,长孙无忌开口道:“办公和作坊都好办,只是这住宅盖起来比较慢。”
“这部分区域住宅可以先不急,重要的是一次规划好,目前人不多,等以后再慢慢建。”林毅指着图上的一片区域说。
“好,这张图老朽再详看。关于炼铁厂建在何处合适?”长孙无忌将图收了起来,问道。
林毅想了想说:“某以为建在咸阳或泾阳,距煤矿近,运输方便。”
泾阳在长安城西北方约一百里处,交通方便,有水源泾河,是个理想的地方。
“嗯,泾阳是个理想的地方。”长孙无忌上次实地考查时听说了碳石来自三原县,泾阳离三原县不远。
长孙无忌喝了一口茶,徐徐道